武漢博潤科技有限公司  WHBORON TECH

027-87166206
技術背景

技術背景

R&D FORCE


華中農業大學微量元素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
國家生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新型肥料湖北省工程實驗室

華中農業大學微量元素研究中心


  以養分資源高效利用和環境與農產品安全為目標,以測試技術、生物技術、信息技術和農業生產技術為支撐,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相互結合、互為促進的穩定的研究方向,主要有:作物營養機理與調控、微量元素與生態安全、微肥施用技術、新型肥料的研發與應用等。在四個方向都形成了特色和優勢,成為在國內外獨具特色的研究領域,并為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持。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


  研究所擁有一支2000余人的高水平科研隊伍,其中,兩院院士5名、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8名,研究員和副研究員等高級專業技術人員400余名,35歲以下青年科研人員占全所人員33%。

  研究所為國家首批博士和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同時建有首批博士后流動站。擁有化學工程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3個學術型一級學科博士/碩士研究生授予點和材料與化工領域專業型博士/碩士研究生授予點,生物與醫藥、資源與環境2個專業型碩士研究生授予點,以及化學工程與技術等2個專業一級學科博士后流動站。先后培養博士、碩士2000余人,為國內外相關領域輸送大量高端人才。

      近十年來,面向過程工業綠色化、智能化、高端化的重大戰略需求,致力構建從基礎到應用的科教產融通發展新模式,于2019年聯合院內外相關優勢科研力量,牽頭創建了中國科學院綠色過程制造創新研究院,圍繞國家“雙碳”目標,以介科學為核心,在低碳能源、戰略資源、綠色化工、高端材料、生物醫藥領域,開展戰略性、先導性、前瞻性技術攻關及共性基礎研究,支撐國家戰略需求,引領新興產業發展。


國家生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NERCB)于1996年4月經國家科學技術部批準依托南京工業大學組建而成的高新技術研發實體。NERCB根據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面向企業規模生產的需要,對具有發展前景的工業生物技術科研成果進行系統、工程化研發,為企業提供成熟配套的技術工藝和裝備,并推動集成、配套的工程化成果向相關行業輻射、轉移與擴散。

  作為國家級的工程技術研究中心,NERCB在中國工程院院士歐陽平凱教授的帶領下一直致力于推動中國工業生物技術(White Biotechnology)的整體發展。在中國政府的領導下,組織并完成了國家中長期規劃中工業生物技術部分的規劃;在科技部的領導下,組織全國的專家完成了“十一五”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中工業生物技術的項目建議、立項和啟動工作;作為技術部門,近五年來,承擔了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項目(973項目)、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項目(863項目)、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二十余項,省部級項目和企業委托項目近百項,年科研經費近兩千萬元;在產業化方面,完成了果糖二磷酸、核苷酸、蘋果酸、丙氨酸和多肽等多個項目的產業化,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面對國家能源緊張、資源破壞和環境污染等問題,作為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生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與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合作成立了南京工業生物技術聯合研究開發中心和在江蘇省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江蘇省工業生物技術創新中心,在國內率先從事生物質資源代替化石資源和生物基化學品等生物制造的研究。NERCB真正起到了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應有的引導行業技術進步、推動行業發展的作用。

  NERCB建設十余年來,建立了生物催化多樣性的研究平臺、生物催化劑的快速改造技術平臺、生物催化技術研究平臺、生物分離工程新技術研究平臺和生物催化系統集成平臺等較完整的工業生物技術研究平臺以及不同規模的中試線,已建成了較完善的工業生物技術研究體系和研究團隊,在生物能源、生物材料、大宗化學品和精細化學品等領域已取得了不俗的成績。NERCB曾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八五”科技攻關重大科技成果獎、中國化工科技進步一等獎、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美國杜邦科技進步獎等國內、國際大獎12項。   

  在開放服務方面,NERCB將利用自身的資源和科技優勢,一如既往的與國內外的工業生物技術研發機構和企業開展各種層次多種形式的合作,為我國的工業生物技術的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新型肥料湖北省工程實驗室


  新型肥料湖北省工程實驗室(以下簡稱實驗室)經湖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準、依托華中農業大學建設,農業微生物國家重點實驗室、農業部長江中下游耕地保育重點實驗室和華中農業大學微量元素研究中心是本室依托的研發基地。其作用是:構建產學研相結合的平臺,形成測、配、產、供、施一體化技術服務體系,實現肥料產品及技術研發、成果轉化與產業化良性互動,促進肥料產業發展和現代農業建設。

專家團隊

專家團隊

R&D FORCE


吳禮樹
杜昱光
趙勇
研發部

吳禮樹

華中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武漢博潤科技有限公司   創始人

農業農村部肥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水溶肥國家標準制定專家                                 國家21世紀教材主編

國家科技進步獎終審專家                                       國家863項目專家

中國農化十強講師                                                 中國農業技術推廣協會特聘專家

中國氮肥工業協會水溶肥分會專委會副主任            農林衛視特聘專家

農資與市場、農資與營銷,農資頭條等特聘專家     華大易肥網商學院院長

……

專注研究植物營養、中、微量營養元素、類營養物質、功能性肥料36年,主編了《土壤肥料學》等高等教育指定教材,在國內外發表科技論文近百篇,主持起草多項國家肥料標準,先后獲國家科技進步獎?國家教委科技進步獎?多次獲優秀科技論文獎及教學優秀質量獎等獎勵,擁有多項包括美國專利在內的肥料方面的國內外專利,承擔了肥料加工?植物營養?高級植物營養等多門本科生?碩士生及博士生課程的教學?

近十年來主持了多項國家及省?部級科研項目及橫向項目,在理論研究上首次在國際上闡明了硼營養與植物激素的關系,在應用研究上開發出多種國內領先的肥料產品,其中包括速溶高硼、螯合高鐵、鋅、鈣、作物抗旱劑、抗寒劑及作物藥害(農藥及除草劑)緩解或消除劑等產品,并將其轉化為生產力,產生了較大的社會效益,為農業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ABUIABAEGAAgxbOBnwYokMqLmQMwyQg48wM

杜昱光

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生化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糖生物工程課題組組長;全軍生物藥制藥與制劑工程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生物工程學會糖生物工程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25 年來一直從事以糖生物學及糖工程研究為基礎,探索寡糖對微生物、植物、動物細胞的生長代謝調節及其抗病機理。研究發展寡糖工程新技術,基于微流控芯片研發寡糖藥物、保健品、生物農藥、 飼料添加劑及應用于安全食品生產的關鍵技術,并開發食品安全快速 檢測新技術,發表學術論文 200 多篇,先后榮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5 項。



ABUIABAEGAAgnKiCnwYoooeMVzDICDjpAw

趙勇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博士,碩導

國家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課題負責人

陽澄湖科技創新創業領軍人才


      多年來,一直從事海洋多糖資源的高值化利用方面的研究,特別是在酶催化及其在功能寡糖的清潔化生產和規?;苽浞矫娴难芯?,已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青年和面上基金、中科院重點部署項目和遼寧省科技計劃項目多項,在《JBiol Chem》《Inter J Biol Macromol》等雜志上發表論文20 余篇,申請專利8 項,授權 2 項。此外,還負責制訂了一項遼寧省地方標準“褐藻酸寡糖含量的檢測”。2015 年被評為大連市青年科技之星。


ABUIABACGAAg26yCnwYomIK4_AEwgA84gAo

研發部


  武漢博潤科技有限公司與華中農業大學微量元素研究中心緊密合作,研發部在作物營養機理與調控、微量元素與生態安全、微肥施用技術、新型肥料的研發與應用等方面,處于國內領先水平,創新能力突出,可確保產品的前瞻性、合理性、專業性、穩定性、安全性與特效性。


  以吳禮樹教授為核心的頂尖研發團隊,匯集了植物營養、肥料配方研發、肥料生產加工、現代施肥技術等多個領域的專家,掌握數百種不同針對性產品配方,在生產工藝、施肥方式、作物需肥特點等多方面,滿足不同的生產需求,細分化、精準化,保證產品性能與功效。公司積極引進國內外前沿科技,并將其轉化成為可被推廣、應用的尖端產品。

博潤科技 WHBORON TECH
武漢博潤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武漢市文化大道555號融創智谷B2棟602室
電話:027-87166206     傳真:027-87166200
郵箱:hclkid@whboron.com
website qrcode

掃一掃手機官網